(相关资料图)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0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张敏 张艺 实习生 陈智敏)北京大兴打造世界级氢能应用“样板间”的努力从大兴氢能示范区就能看出来。三年来,这片由“疏解整治促提升”推动孕育而生的“氢”基地,已迅速成为了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。
北京兴创氢之泉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昆介绍,示范区于2020年9月在北京服贸会上正式揭牌,分南北两区,依托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产业资源优势,构建以加氢示范站、氢能交流中心、科技园区为载体,产业基金、企业联盟、专项政策、试验基地为支撑的“3+N”氢能产业生态体系。示范区北区建设历时一年,于2021年11月建成投用,南区一期、二期也参照北区经验,一年建成,于今年4月投入投用。
与其他产业园区不同的是,大厦不仅设置办公区,还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了测试车间等空间。“以南区举例,大厦总高度45米,却只有7层。其中首层高度达到了7.9米,除去楼板空间,剩下的楼层平均层高都在4.5米,方便企业布设工业设备。”王昆说,“‘摩天工厂’首层每平方米可承重800公斤,二层及以上每平方米可承重500公斤,完全可以满足企业办公、研发以及小试的需求。”
此外,大厦内部安装了多部大荷载货梯,电力也已经按照科技研发标准电量进行了预留,每一层的产业空间也可以按照企业的需求实现“共享利用”。入驻的企业,只要实现生产线智能化及部分设备轻量化等条件,都能“上楼”。大厦内科研人员乘坐电梯不用30秒,就能从办公区直达生产测试车间。园区负责人说:“示范区的建设缓解了北京“寸土寸金”的问题。“
麻雀虽小、五脏俱全。“摩天工厂”在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同时,还配置了相关的配套设施,园区建设高品质人才公寓,打造了餐饮街、便利店、健身房等商业业态,满足人才的各类需求。这是北京大兴区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的缩影。近年来,大兴区瞄准国家制造业领航标准体系,成立北京市氢能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,大兴区发布氢十条2.0政策,吸引众多氢能企业入驻,并对企业在技术攻关、生产制造、平台搭建、应用推广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。
据介绍,目前,大兴区通过招大引强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初步形成了以央企国电投、上市企业亿华通、民企美锦能源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氢能产业集群,核心产品覆盖氢能制储运加、燃料电池生产等各个环节,多条氢能产线陆续建成投产,产业规模累计超过50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