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投资“人”,怎样才划算? 天天最新

发布时间:2023-05-05 14:41:44 来源:穆胜咨询

【编者按】:4月28日,受全国知名财经类教育培训机构高顿教育“遇见大师”栏目的邀请,穆胜博士为约500名全国各地的CFO进行了一次主题为《聚焦企业人效提升——新时代组织高质量增长的关键要素》的分享,以下是小编截取的部分精彩内容,enjoy~

各位CFO,大家好,很高兴在线上为各位分享,也很高兴分享这个“人效管理”的主题。事实上,经历了若干次在企业内推行人效管理后,我越来越坚信,依靠人力资源条线孤军奋战,其实很难实现人效提升。如果加入财务条线的助力,双剑合璧的威力会让人眼前一亮。

我有过财务工作的一段经历,所以,我很清楚各位心里在想什么。作为CFO,终极目的一定是要让企业的每项投入都产出最大的结果。预算里有各类科目,人工成本的支出只是其中一项,还有必要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去关注吗?难道不应该与人力资源部分清边界、各司其职吗?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我必须明确地说明,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。在互联网与数字化时代,人是资源流转的中心,所有的营收、成本、费用都是以人为中心来流转的,你不能单纯地把它看成一项支出。

人效是能够很大程度撬动财效的。根据穆胜咨询在2020年的一项针对A股市场的研究,人效每变动1个单位,财效同向变动4.33个单位。换言之,CFO如果不关注人效,提升财效就没有抓手,财务结果也不会太好。

但是,“人”的生意又是最复杂的,往往被CFO们简单粗暴地处理。前两年,我们为一个企业提供咨询服务,和CFO打了几次交道,感觉沟通没有在一个频道上。后来,我实在忍不住了,当众开玩笑道:“我感觉您控制公司财务职能的逻辑很简单嘛,就三个问题:一是这个事做了是不是马上就有产出?二是这个事为什么一定要外包商做?三是为什么去年做了今年还要做?”

周围人哄堂大笑,有好几个人下来和我说:“穆老师,您说得太过瘾了!把我们不好意思说的话都说出来了。”

我也是实话实说,这位CFO的几个问题何其幼稚呀?第一,今天做了明天就有产出的事,罗翔老师都说了,写在《刑法》里了,正常的投资都有回报期。第二,社会有分工,没有企业不需要外包商,有本事你全产业链呀。第三,去年做了今年还要做?那你昨天吃了饭今天为什么还要吃饭呢?

所以,我们必须要理解“人”这个生意的复杂性,如果理念不对,这门生意必然失控,CFO也不可能完美履职。

“人”必须要成为“组织”才能协作产生绩效。但组织是个复杂的系统,只要组织变大,必然放大天然的瑕疵,形成官僚主义。这些官僚主义的形态可以描述为四类——部门墙、隔热层、流程桶、指标真空罩。这些现象,真正在企业待过一段时间的人应该都有感觉。

部门墙——横向协调困难,调不动资源。每个部门只做一亩三分地的事,多走半步也不愿意,自己的事情又越做越少,部门之间出现了一堵堵厚厚的墙; 隔热层——纵向沟通阻滞,说不清授权。上级要么迷恋权力,要么不敢授权,由于上下级权力分配没有说清楚,市场的信息上不去,上级的决策下不来,老板被“困死”在办公室里。 流程桶——流程环节无限复杂,一个节点停滞,整个链条停滞。越有流程效率越低,流程里的每个节点都变成了更大的官僚。 真空罩——这是我提的一个概念,就是说虽然分解了KPI,但这些KPI与公司战略没有多大关系,反而变成了每个人保护自己的真空罩,一句“我已经完成了我的工作”就万事大吉。

由于组织有这样的瑕疵,我们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就很难控制投产比。任何一笔预算的申请、投放和使用基本都是如下这个逻辑:

员工要做一万元的事,一定要两万元的预算。而两万元的预算到了手了以后,职业素养好的做70%-80%的事,职业素养不好的做30%-40%的事,没有人会像做自己家里的事一样做公司的事。说白了,公司与员工是相互博弈的,这笔预算的投放一定是失控的。

很多时候,你不可能乱砍预算,老板只要下KPI,你就必然要给预算,没有资源,人家怎么去打仗?

于是,大多企业里会出现“三拍”现象:

老板“拍脑袋”下指标,员工“拍胸脯”保证完成任务,做不好就“拍屁股”走人。这种预算逻辑就是在鼓励大家要预算嘛。

但转过来想,用“大预算”打下“大目标”的人就一定是英雄吗?有没有一种可能——他能打下这个目标,仅仅是因为他有大预算,而他根本就没有才能。

这也是很多老板抱怨的,销售做不出业绩,就埋怨公司没有给足够的市场费用,没有给足够的赊销政策,没有给足够的降价优惠……老板们说——废话,这些都到位了,还要你干什么?你的作用在哪里?

所以,面对“人”这个容易失控的生意,我有两点建议:

一是不要下“预算包”,要下“效能政策包”。部门要用多少人和钱,是与他们创造的业绩相关的,如果预支了过多的预算,但最后不能达到人效和财效的标准,对不起,那就得有惩罚。这就好似让部门必须看着天气穿衣服,看着目标要资源。

二是不要只采用全面预算的传统逻辑,而是要从财务预算里切割出人力预算,也可以尝试先做出人力预算,再为其搭配周边的财务预算。这样的两头验证的方式可能更加科学,这也是我们实践过的结论。

以上仅仅是穆胜咨询的一己之见,仅供各位参考。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工具方法,我都希望CFO们能对人效有更多的思考,因为它真的很重要。

CFO不要活在自己的职能里,格局要打开。谢谢各位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