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|山东:算力网络为“城市大脑”提速

发布时间:2023-04-10 07:54:53 来源:海报新闻

山东通用算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,16市已全面建成“城市大脑”


(资料图)

算力网络为“城市大脑”提速

2023-04-10大众日报 02版

□ 本报记者 王鹤颖

本报通讯员 马唯硕 孙济生

“点开‘秸秆禁烧’业务,可以看到360处高空火情监控点位在卫星地图上的具体位置。摄像机会进行24小时不间断360°巡航,平均每5分钟可完成一次巡航。可监控的耕地面积约1840平方公里,实现了枣庄市95%农田的火情监控预警。”鲁南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一边在“城市慧眼”App上演示,一边向记者介绍。

每个摄像头、传感器都是一个物联网终端。枣庄市“城市慧眼”系统基本实现了城区外高空视频监控全覆盖。这些终端实时产生的大量数据,只有在高速率、低时延的网络中,才能解决“万物互联”的算力瓶颈,这双“慧眼”才能擦得亮、转得快,把突发事件控到位。

“城市大脑”依托物联网、云计算、5G等信息技术,为人们构建了一个“善感知、会思考、有温度”的城市形象。但是,作为“城市大脑”的基石,串联起城市感知网络的边缘计算,无时无刻不在消耗巨量算力。伴随数字场景向多元化发展,全行业的计算需求都在急剧增长,算力供给日益陷入困局。于是,算力网络应运而生。

简单来说,算力网络能够使算力流动起来,从而提供更合理高效的算力服务。它通过新型网络技术,将云、边、端等分散的算力节点连接起来,动态实时感知算力资源状态,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统筹分配和调度。

以鲁南大数据中心为例,它的机柜数量、建设标准均居全省前列,是当地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“底座”,但也同样面临着算力供给不足、急需扩建升级的问题。“早在2020年4月,我们开始新建3号、4号机房楼,现在土建完成,预计明年投入使用,这将极大提升鲁南大数据中心的算力规模。”望着拔地而起的两座新机房楼,枣庄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区运营公司执行董事郭凯说,“这里作为山东省第三个互联网一级节点的绿色新型数据中心,移动、联通、电信三大运营商出口带宽资源达到5000G以上,与北京、上海、西安等20个省市骨干直连,至骨干节点网络时延小于5毫秒。”

“网络好比一个综合通道,合理分配算力资源智能判断事态,支撑起立体感知、全域协同、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慧城市系统。”水发紫光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昂告诉记者,水发集团水务板块体系庞大,如今在依托鲁西南大数据中心建成的智慧水务系统中,水发集团公司与各个子公司之间,水库、水厂、供水管网之间,信息资源空前整合,所有数据实时上传到云端进行同步分析,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,大幅提高效率。

按照国家最高等级A级建设的鲁西南大数据中心,是山东相对“年轻”的数据中心。在建成投入使用不到2年时间里,它已经为菏泽市开发出智慧交通、智慧城管、智慧应急等100余个系统,同样依托于它的菏泽市政务云、政务网,提高了各级各部门指挥协调工作效率与质量,降低了工作成本,初步估计可节省财政资金约30%。

县域是“城市大脑”下沉的重要创新场。“去年初,成武县完成了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升级改造。”成武县大数据中心副主任王学娜介绍,“基于城市大脑的AI智能视频分析平台能够自动捕获占道经营、机动车乱停放、道路不洁、垃圾满溢等城市问题,自动推送到城管平台,并把处置结果自动反馈给智慧城市事件中枢。城管执法人员随时可以通过App查看情况,有效减少了人员成本,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。”

如今,算力网络在推动山东数字强省建设中正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。截至目前,全省12个城市入选国家“千兆城市”,数量居全国第二位;累计建成5G基站16.2万个,5G智能电网实现16市全覆盖;通用算力位居全国第一梯队,低时延边缘数据中心数量居全国第一;物联网终端用户超过1.64亿户,接入流量在全国居首。

优质、庞大的算力之上,山东不断加快交通、能源、市政、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。记者从省大数据局获悉,目前,山东16市已经全面建成“城市大脑”,建成1200余个智慧社区。下一步,我省将推动80%以上的设区市和30%以上的县(市、区)达到四星级以上标准,年底前建设2000个基础型及以上的智慧社区,建设具有山东特色、全国领先的“一网统揽”综合慧治平台。

推荐阅读